平博pinnacle新闻中心Pinnacle Sports News

这个有钱人扎堆的地平博网页版方喜欢把“五仁月饼”做成饮料?

2024-08-31 15:38:2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绿豆汤,国民级饮品,中国人过夏天的群体记忆。然而这两年,一款地方小众绿豆汤,突然成为了话题中心。北方网友称其为“牙膏水配剩饭”、“南方版豆汁儿”、“豆是豆水是水”、“风干八宝粥加凉水后用薄荷糖浆送服”……

  更绝的是,这个被称为饮料界的“黑暗料理”,来自素以对饮致讲究的苏州。

  平博国际体育官网

  没错,这种点缀了不讨喜的青红丝、古早味冬瓜糖的“魔幻绿豆汤”,正是糖水圈的多巴胺配色大师,网红奶茶小料的跨界鼻祖,嘴里开空调的薄荷之王,绿豆汤界的五仁月饼,南北冲突制造机,苏式绿豆汤是也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:明明有手就能做的绿豆汤,苏州人为什么要把它做得如此“难喝”?

  今年夏天,我“蹚”了两个大雷:一个是在最热的时候来苏州,一个是喝了苏式绿豆汤。

  平博国际体育官网

  苏州依然是苏州,小家碧玉,亭台楼阁,美得让人倾心,但江浙沪夏天的“龌蹉热”实在扛不住,尤其在园林里兜兜转转猛刷微信步数之后,已是大汗淋漓、热到昏迷。这种口渴体乏的折磨之下,我毅然闯进了一家模样老派的小吃店。

  小吃店面积不大,像苏式面馆一样用的木头桌椅,墙上挂着老派的木制菜单,写着馄饨、汤圆和绿豆汤。我承认我被热得大意了,没有及时反应过来此“绿豆汤”非彼“绿豆汤”。点完单没两分钟,店员提着两个圆咕隆咚的啤酒杯子放到桌上:红色青色白色褐色墨绿色交错纷繁,浸泡在透明的水里,杯壁冒着丝丝凉气,活像一方小型的生态鱼缸。

  我彻底清醒了,但单已送到,退货无门。尽管早已在网络上听过关于苏式绿豆汤的风评,入口的那一瞬间还是忍不住了一声:“这能叫绿豆汤啊?”

  你说它是夏天的“续命水”,完全没问题——猛干一口,像是嚼完绿箭口香糖猛灌冰矿泉水,一股凉意直冲脑门,口腔如同从温水里捞出来扔进16度空调房。爽是真爽,但迷也是真迷——光喝汤,几乎没有任何绿豆的味道,这不就纯纯的薄荷水么?

  再看杯底,又像是一勺八宝饭。绿豆和糯米是提前蒸好的,软中带点嚼劲,不是入口即化,得费上点牙力,水是强劲的薄荷味儿,绿豆是绿豆味儿,糯米没啥味儿平博网页版。从这点上看它甚至不比八宝饭——至少八宝饭蒸完之后,米香枣香桂圆莲子香绵绵软软融为一体的,虽然我不爱吃,风味层次上至少说得过去。

  更别提额外加的青红丝,泡软了的冬瓜糖,作为出生于90年代后的孩子,这两个食材约等于噩梦,充满了某种工业制品带来的“塑料感”。网上说有的还会往里面加甜到齁的蜜枣,甚至葡萄干等果脯,深度怀疑是把过年吃剩下的果盘一锅端泡水送服。

  当然,吐槽归吐槽,只要不把它当绿豆汤,单纯当薄荷水,作为盛夏解暑的饮品它是合格的,甚至热量远低于奶茶。所以随后暴走的几天,我又忍不住又买了几次。对它的态度平博网页版,也从猎奇到震惊到逐渐释怀:有没有可能,它是取错了名字?

  如果改名:苏式绿豆薄荷糯糯冰、(可加小料有青丝玫瑰(青红丝)、冬瓜糖、蜜枣)、(推荐七分糖,去冰食用),或许,就会有不一样的网络反馈?

  绿豆汤可能是中国最简单的解暑饮品:放把绿豆到水里煮成汤,出锅前加点冰糖。只要不是从没碰过炉灶,或者忘记关火,几乎没可能把这个甜汤弄砸。

  其实全国各地不乏“邪典绿豆汤”。江浙沪那种加把苦百合的,在奇葩排行榜里只能算点滴。广粤沿海地区,绿豆汤中加海带臭草,甜里带上一抹古怪的鲜;川渝等西南地区,咸口的绿豆排骨汤,听起来就魔幻……然而即便这些,也没有脱开将绿豆炖煮出沙的基本原则,汤的主调也还都是浓郁的绿豆香气。所以苏州算是把绿豆汤爆改得最面目全非的。

  对于喝惯了“八宝粥式奶茶”的现代人来说,苏式绿豆汤里的青红丝、冬瓜糖可能平平无奇,甚至有点“塑料”。但咨询了苏州朋友后,我意识到这种绿豆汤在本地历史之悠久,远早于现代奶茶在台湾的诞生,是打心眼里传统老底子做法。几十年前那么一碗花花绿绿的水儿端出来,成本要比普通绿豆汤高得多。

  平博国际体育官网

  就说最受当今网友诟病、让苏式绿豆汤获称“绿豆汤界五仁月饼”的红绿丝。这种工业制品的原型,其实是清宫里的青杏,用玫瑰糖腌制后切丝,是御厨用来制作甜品的材料。只不过后来清宫不再,加上食品工业的发展追逐利润,逐渐把高价的时间和原材料成本,替换成了橘子皮、冬瓜片、萝卜皮原料腌渍染色制作。

  但即便是“平替”,上个世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,这些食材的地位也不似如今的“科技与狠活”,而是食有余力的稀罕物,主要用于北方的萨其马、麻花、油糕等甜食之中起点缀作用。几条被糖油浸润出出厚厚甜味的红绿丝,是精致提神的门面,普通家庭可能只有逢年过节、吃饼做糕才会用到。

  还有北方网友不理解的一大坨糯米。关于这坨油光锃亮粒粒分明的糯米饭来历,上海籍作家沈嘉禄给出了一种可能性:“在计划经济年代,绿豆算作杂粮,一碗绿豆汤是要收半两粮票的,但给你的这点绿豆又不够25克的量,那么就加点糯米饭吧。”时间也恰好对上了。

  所以这种被重重诟病的苏式绿豆汤,结合历史的各种机缘巧合,大概率是国营食品厂兴起后的产物,薄荷油更是一味直到我这个90后小时候,依然高频出现在江南地区凉粉当中的调味。苏州作为近现代工业的高地,经济、文化实力都非常突出,苏州人有钱又有审美,所以花心思将绿豆汤衍生出如此繁复多彩的版本,这感觉,就像如今擅长制造“漂亮饭”的网红餐厅,总会引领一时风潮。

  然而过去对富裕美好生活的诠释,在历经时代和信息变迁,难免会有别于今天的审美。五仁月饼曾经也是《红楼梦》里贾母专享的“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”平博网页版,苏式绿豆汤的背后,也是苏州自古以来富庶与丰饶的缩影,与苏州饮食的精致形象相当契合。

  而且,不管味道喝得习惯不习惯,必须承认在在颜值这一块,青白素雅白糯米和绿豆,添几笔灵动飞舞的红绿,苏式绿豆汤绝对是拿捏的死死的。

  这次苏式绿豆汤之所以“翻车”,或许是因为放在全国范围内,大家对普通绿豆汤的印象太过深刻,这一口绿豆汤本身的绵密、清凉、爽口,与加百合还是加海带、汤色红还是汤色绿无关,大约纵贯南北、穿越古今,是N代人共同的集体记忆。过分追求精致,反而失了本味。

  我也觉得,这背后可能还有个更重要的隐藏原因:部分媒体基于对苏州饮食的偏爱(迷信),过度对来自苏州饮食的进行褒奖,夸它匠心独具,自称一派,“建议全国推广”。

  当丢失了外地人的视角,忘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绿豆汤并不长成自己的模样,这种推广就变成了隐藏炸弹。当外地游客带着满满的期待而来,发现完全不是自己以为的模样,失望就变成了愤怒,成了网上无尽的吐槽。

  我们尊重地方饮食的传统性,正如我理解但深恶痛绝的北京某些高热量宫廷糕点、杭州的某鱼某羹传统名菜......他们都曾是某个时代的先进高端做法,也曾引领风骚,但时过境迁,炫技的做法总要让位于普适的美味,总要接受天南海北大众的检阅。

  回到苏式绿豆汤,它的内核其实从未脱离苏州这个富饶而讲究的地区对吃的理解。我深深的记得,自己曾赶在春天的尾巴在苏州小馆子,吃了酒香四溢的金花菜(也就是草头),普普通通的野菜被做得春意盎然,是苏州之趣;我也曾在冬至学着本地人提着水桶跑去拷冬酿酒,戏称它是苏州人的秋季“香槟”;还有排场极大、摆满一桌浇头的苏式汤面,每一样都各显神通、各有时令特色的水八仙……

  在苏州,每一种食材都在合适的季节上市,而且处理得精细迷人。几乎每次,我都会被刷新对饮致程度的认知。这样的地方,出现“炫技”般别具一格的绿豆汤,没有毛病。

  就像临走前苏州朋友偷偷跟我说,薄荷水+绿豆糯米是好喝的,也是童年记忆,但:2024 年了,能不能不再放红绿丝冬瓜糖?我,真咬不动!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搜索